您的位置: 首页 >> 印象师院 >> 人物故事 >> 正文
校友刘思凯 1981级中文系
发布时间:2019-11-06   点击数:

刘思凯,1962年出生于陕西兴平,开云电子竞技(中国)有限公司官网中文系毕业,副高级职称。先后师从李正峰教授、周俊杰先生学习书法。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开云电子竞技(中国)有限公司官网于右任书法学院特聘教授。

书法作品先后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龙岗杯”全国书法大赛;“新世纪”全球华人书法大赛;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等主流展,并多次在陕西书协举办的书法大赛中获奖。

长期致力于书法文化与理论研究,先后在《书法》、《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等专业媒体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重建什么》等多篇论文相继入选第一届“岳安杯”国际书学讨论会,全国第七、第八、第九、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并分别荣获二、三等奖,同时被辑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主编的《当代书法论文选》等文集,并多次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专业学术研讨会。

                                                      刘思凯书学观点

书法是心灵的倒影,其品格直指人的生命意识的终极关怀。

当代书法艺术价值建构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性,在“文化守成”与“发展创新”的维度中,以理性的、活跃的态度,努力寻觅一种“人文关照”的核心价值,以书家心灵为切入,以人的具体心性的深入为中枢,发掘出艺术表现的根源,把握到自由解放的关键,并在“技”与“道”的双重推进中不断增强书法的诗意性品质和富有时代精神的艺术性表征,从而实现其“精英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书法是书家通过汉字结构线条特质与结构形态的美意性艺术书写,所展现出的一种以人的情感意志为核心的文化创造活动。在其精神高处溢荡着的则是人的社会存在及其本质表现,是人的内心世界、生命状态、特殊情感、道德品质、文化修为与思维理念等因素的物化形态和外在形式,蕴藉着几千年来以精英文化为内涵的精神智慧和民族品格。汉字及其书写只是作为书法存在的符号和形象化表现的手段,而最根本的是作为“人”而存在的精神世界,以及民族文化经久不变的性格气质与思维基因。

文化是一个时代的哲学反映。当以“物化”为内核的现代文化以其狂飙的态势占据了社会意识的主导地位,并且成为思考当今社会诸多问题的“一个必须参照的现实因素”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作为传统文化精华而存在的中国书法,在东方本土文化精神与西学价值理念相互激荡、濡化的动理场中,已渐离、淡化、甚至失落了其赖以存在的人文精神内核,且正在经历着以形式追求替代精神挖掘,矜奇弄巧掩盖审美内涵,技术元素遮蔽心灵自由的问题境地。

现代文化状态下书法精神本原的失落与遮蔽是大众文化特质与书法诗性文化品格不相融合的历史必然。那么,实现现代文化状态下书法意义的关键是从书家心灵攻起,在“技”与“道”的双层掘进中不断提升其内在性诗意品质与现代性外部表征,以实现书法本真的回归与超越。

我们惟有从书法本体与时代意识出发,在传统与现代的维度中,以创作主体精神地掘发为轴心,恒持一种“文化自觉”与“和而不同”的立场,努力培植创新意识、整合意识与责任意识,以实现其自主超越,才能真正找到书法创作及现代性探寻与转换的基本理路,进而在和谐文化的构建中实现中国书法特有的价值与使命。

当代书法发展过程中的困扰与不安是当代社会文化全面转型状态下,书法本体意识及其规定性与当代社会文化不相适应的矛盾心态在文化哲学意识上的反映,表明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处于深度的意义危机之中。因而,要研究当下书法创作与时代性探寻,必须首先搞清时代性的文化内涵,再从书法本体出发,在其精神层面上寻求广泛的一致性,并于当下困扰与不安问题情境的文化反思中,廓清迷障、理清思路,进而拓开其可能性发展空间,即培养未来书法的文化品格和艺术价值,则是思考当下书法创作及时代性探寻与转换的理路。

应该承认,现代文化内涵与书法精神内源在其本质上有着广泛的一致性。因为,现代文化是指伴随着现代科技与经济发展,在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时代转型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与现实相关联的思想态度和行为为模式,是一种时代意识和精神。其哲学基础是以人的自由为本质,强调人的精神自由,并以张扬个性、追求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多元性为特征。因而与书法的畅意性、创造性、诗意性品格以及个性风貌的建立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契合性与对接能力。现代文化状态为书法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天地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而书法也只有在其本体规定性与文化品格的关照下不断提升其现代意识与艺术表征,才能在未来文化建设中永葆其鲜活的生命力,实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天职与使命。

惟有从大书法理念出发,于当代书法创作的问题情境中寻求其精神向度上的广泛一致性,进而在经典化的过程中,以创作主体精神的畅扬与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为中枢,坚守书法理论研究与学术批评的独立尊严,把握到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与经典大家生成确立的文化关捩,则是实现当代书法经典大家“打造”与“推出”的基本理路,亦是完成当代书法的历史性续写,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担当。

当书法传统及其精神内力和价值表现,已经物化为一种关系链中的具体现象和文本现状的时候,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其本质内涵,就必须将其认知解读的思维重心,从单纯的本质探寻转换到对其文本特质及其相互关系地合理把握与理性分析上,并在不断地获取中做出新的既符合书法本质,又能体现时代审美主流意识的诠释和解读,以赋予书法传统文化内涵与艺术审美的新价值。这种建立在物质对象之上的“实学”思考,既是中国传统治学思想之本,又是文化研究的思维之基,更是以现象求本源,以存在论本质的中国哲学思维的具体体现。

当代书法创作同质化现象,是书法文化的本体规定性及其独立品格与当代中国社会特定文化语境不相适应的而产生的同质化思潮在书法艺术创作上的直接表现。其根源则是当代书家艺术思想和文化价值判断力缺失下,生命精神储存不足与原创性与唯一性淡漠下地无奈选择。

所谓书法的“纯艺术性”也许是一个伪命题。这种基于艺术本体、时代需求与理性思考之上的书法“纯艺术性”,因其缺乏艺术规范的基本要义,而带有鲜明的理想化色彩与概念假设的成分。其本质是以放弃书法文化特质、消解书法识读功能、挑战书法书写规范为指向的表征思维延展的直接产物。完全与书法文化的本体规定和艺术表现特质相背离,是对书法文化品质的一种异化。

一件好的书法作品,无论是以文化而存在,还是以艺术而存在,所以能够得到社会承认,直至史学关注,最重要的是人的内在情感和独自体验的当下状态通过汉字的艺术性书写而得以全悉的自我显现,且在结体、章法、墨色和书写情感把握上随着特定环境和主体情感变化而形成的个性表现。无论书法家选择何种书体,塑造何种笔墨语言形式,都是为了表现自我个性而作的预设和铺垫,并以鲜明的书写特质与书法艺术共性而为社会所承认。

书法是心灵之物。简静的心斋之力与幽深的精神意境使其得以存在且彰显其魅力的重要支点。其内力必然要求艺术家,尤其是书法家远离世俗尘嚣与功利滋扰,于“孤独寂寞”中以心性修为与艺术激情来守护精神家园的纯真。

书法艺术的对象化与以线条质感为基本内涵的行草书审美表现,决定了书法创作主体的内在情感表达必须建立在对这一汉字书写对象的深度熟悉之上,且以个性思维与创造思维的高度契合,在对结体特征的合理调整与线条的虚实刚柔、瞬逆变化的巧妙运用,以及时空关系的有效处置中得以创造性的生成。而这种熟悉与契合度把握得越深越紧,则创造性价值越高,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就越大。这便是书法艺术创造中集体无意识的基本内涵。

                                                            ——刘思凯

                                        刘思凯先生书学思想蠡测

                                                                         文/弓宇琪

书法理论研究在当代可谓是百花齐放,其研究领域之宽广、学者之众多、发掘之深入、方法之科学,在时下都到达了一个高度。但与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的现状一样,书法理论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理论文章多,能够引领时代的观点少;一维式赞扬多,多维式理性批判少。可喜之处在于,一些当代文化学者,仍在将书法理论研究从“高原”推向“高峰”的道路上不断攀登着,刘思凯先生便是其中引人瞩目的一位,他以犀利的目光、哲学的思维捕捉着书法现象背后的本质,带给当代书坛众多启示。

刘思凯先生的理论成果十分丰富,他先后在各类书法专业媒体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其中,《重建什么》等多篇论文入选全国性书学讨论会,其论文集《精神的高蹈——刘思凯论书》一书即将出版……在各类书法研讨会上,也经常见到他的身影。一个非书法专业出身且非专职从事书法工作的人,能够产出如此多高质量的理论成果,其对于书学研究的天赋、喜爱及投入的精力可想而知。

毕业于中文专业的刘思凯先生,学生时代即积累了深厚、系统的古典诗词和文论知识,这为他日后系统地进行书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着“跨学科”背景的人,对于书法会有独特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往往能直中要害地通达书法的本质,从而提出甚至某些专职书法理论家都很少涉及到的学术观点。在刘思凯先生的文章中,常常能读到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和角度独特却极具说服力的论据,他以“旁观者清”的角度,慧眼如炬地发现问题,并直捣现象深处,揭露隐匿于其中的源头。

刘思凯先生是一位具有全局观和大格局的研究者,他的文章大多是对书法宏观现象与整体发展趋势的思考与批评,是建立在现代东西碰撞文化大背景下,对书法发展困境与出路的关照与反思。针对书法技法的文章鲜少出现在他的理论作品里。他乐于去研究宏观而深刻的真理,他所做的是提炼关于书法思想的思想,建立有关书法理论的理论。

刘思凯先生的思维方式极具哲学性。他的理论观点讲究逻辑性、系统性、清晰性,娓娓道来,层层深入,论述虽长却无冗杂之言;他的方法是辩证的,以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他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抽取真相,从林林总总的现象中提炼出共性;此外,针对书坛新现象,他还常常提出一些与之相应的概念和命题,以此来推动书法理论的创新发展,这点尤其难能可贵。

时代性是刘思凯先生书学思想的又一特征。“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文艺创作的变化会受到社会情况的影响,其兴衰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文艺理论的研究也要反映时代要求。与众多书法理论家偏重于书法史学研究不同,刘思凯先生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当代书法发展的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审析上。在《重建什么?——当下书法艺术价值构建的文化立场》《当代书法与人文精神机制同构相生的文化反思》《当下书法批评品格与价值指向》等文章中,他从时代特征入手,通过对当下“书法热”背后隐匿的文化的缺失,抽丝剥茧地剖析当代书法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的历史机缘,呼吁重塑当代书法传统品格和价值取向、找回民族文化自信心,从而促进书法艺术的理性健康发展。

批判思维是关乎当代书法艺术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而综观中国当代书法批评,更多的是一维式赞扬,缺乏多维且理性批判的方法论,不仅仅是缺少对于书法作品的批判,还缺少对于书法理论自身的批判。刘思凯先生是一位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书法理论家,这与先生的专业背景及工作背景有很大关系。从专业上说,毕业于中文系的他,接受了良好的古典文论及艺术批评的思维训练,他将这些方法和思维顺理成章地运用于书学研究中,为他开启了一扇书法批评的大门。从工作上说,他是一名长期工作在国企管理岗位上的党群干部,企业党建、思想宣传、企业文化,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是他日常的工作内容,他将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嫁接到书法上来,让他的书法批评,能够做到讲真理不讲面子,讲事实不讲感情。在《同质化,艺术思想力缺失下的无奈选择——当代书法创作同质化现象探析》《濡化失落与攻心自救——现代文化状态下中国书法意义的思考》《精神的高蹈——当代书法发展模式与精神重建的文化追问》等多篇带有批评性质的文章中,他以犀利的言辞,对现代文化与书法传统之间的矛盾,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彰显出了一位学者应有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

“我思故我在”,正如刘思凯先生在一篇自白说所写:“书法是我的志业,思考与写作是我志业依存的一种生活常态,我会一如既往,轻松而愉快地走下去。不为别的,只为爱好与执着,更为了耿直的秉性与自在心绪的畅达。”思维的一切内容都是可以怀疑的,只有思维本身的存在是无可怀疑的,这种自由精神是每一个思考者所追求的理想状态。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思者常达,勤学善思之人能够在探索和超越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休的刘思凯先生,终于有机会将主要精力放在书学研究上,他自己也调侃,终于“可以从‘业余’走向‘专业’了”。一个人的学术生命是可以永不停歇的,我们期待着先生带给我们更多的理论成果。



版权所有:开云电子竞技(中国)有限公司官网校友会秘书处   电话:029-33722373 传真:029-33722373

地址:咸阳市文林路开云电子竞技(中国)有限公司官网415号信箱 邮政编码:712000 电子邮箱:xysfxyxyh@163.com